面膜生產廠家,選擇好的面膜膜材,對精華液有更好的吸附能力,敷在臉上更平整親膚,能更好地促進精華的吸收。好的面膜膜材無疑是面膜精華發揮效用的重要導體。所以面膜布對于面膜很重要。
一、傳統無紡布
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通過各種纖網成形方法和固站技術形成的具有柔軟,透氣和平面結構的新型纖維制品。
優點:
1)無紡布基材蓬松,柔軟,棉網均勻性好,不產生纖維屑,強韌耐用;
2)目前新一代無紡布材質柔軟但容易撕裂,厚度適中,對于面膜來說是很理想的載體;
3)價格相對其他濕巾型面膜,成本較低。
缺點:
1)其原料構成大致為:63%為聚丙烯,23%為聚酯,8%為粘膠,2%為丙烯酸纖維,15%為聚酰胺,剩余為其他纖維。再經高溫熔融,噴絲等多重工藝,熱壓卷取連續一步法生產而成,敏感性肌膚要特別注意使用。
2)吸收力一般,容易滴落料體。
二、水晶型面膜
常被大家成為“硅膠膜材”,常見的眼膜一般就是采用這種膜材。它是用硅膠、瓊脂等水晶凝膠作為基底材質,再將各種有效成分凝結在內,形成的一種透明水晶狀面膜。水晶膠與皮膚接觸后在體溫的作用下會逐漸溶解并滲透。
優點:
1)使用方便,直接敷貼,較少粘液粘手;
2)密封性好,無紡布面膜貼膚性差和材質細紋的先天不足,水晶面膜能用在眼貼膜上特別合適;
3)性質溫和,大多數肌膚均可使用。
缺點:
1)由于水晶膜成性的約束,對添加的護膚成分有限制;
2)材質原因,不利于有效成分的釋放,因此無太多實際保養意義。
三、“蠶絲”面膜
近年Z流行的面膜材質,非常透明薄透但我個人認為它是違反面膜品類的原意,通常由Bemliese(銅氨纖維無紡布)制成的,它以棉籽絨為原料,沒有灌料的時候表面有一層蠶絲般的光澤。
優點:
1)很薄,不會很嚇人。能承托約25倍精華液,所以敷在臉上幾乎感覺不到膜的存在;
2)使用過這類材質的人都知道雖然它薄,但是很強韌,延展性有不錯,所以很服帖,怎么弄都不容撕裂。
缺點:
1)面膜應該追求高封閉性才能短時間內創造保溫效果,讓有效成分更好吸收,但是蠶絲面膜先天不足,滿足了消費者犧牲了自己;
2)說是蠶絲面膜,其實不含蠶絲,一點都沒有。
四、果纖面膜
果纖面膜以木漿為原料,經水刺法紡織而成。
優點:
1)柔軟,服帖性比一般無紡布要好;
2)釋水力適中。
缺點:
1)很容易就撕破
五、生物纖維面膜
Z早由寵愛之名引領這股風潮,但是奈何成本太高,到目前為止普及率還是偏低。它由植物性原料經挑選過得天然菌種,發酵產生之微生物纖維素。
優點:
1)纖維超細、吸附性非常好,生物纖維直徑為2-100nm,約為頭發1/1000細,是傳統無紡布的1/133,能深入皮溝,緊緊抓住肌膚細胞,產生向上提拉作用,負壓作用下,迫使肌膚吸收精華液。
2)超強的儲水功能(一般的薄膜,把干膜放在水中,可以儲存200g),特強的水汽轉水率,讓肌膚更好吸收。
3)具有高彈性和生物相容性。
缺點:
由于產品中蘊含著類似于人體表皮細胞核狀中空的生物活性體,需要通過特殊的工藝,發酵過程需要在38度的高溫下培養,才能讓營養成分進入中空的生物活性體內,生產工藝復雜。如在1000度的顯微鏡下看是不規則的,厚度也不均勻,肉眼是無法辨別的,工期較長。所以生產成本昂貴,主要針對高端消費群體,由于生產要求非常嚴格,稍有處理不好容易發生霉變。
六、黑炭面膜
去年有段時間小刮了一下這個黑面膜風潮,一般分為染色和混合型。染色的純粹是普通無紡布面膜染黑,混合型的黑炭面膜通常是在植物纖維成漿的時候加入竹碳粉或者備長炭粉,均勻攪拌后高壓噴絲得到。
優點:
1)通常都挺柔軟,真正的黑炭面膜服帖性不差于蠶絲面膜或者果纖面膜;
2)具有一定的吸附性;
3)較一般面膜沒那么容易干。
缺點:
1)面膜包裝內通常會發現有跑出來的黑色纖維;
2)對于有效成分釋放有阻礙。
七、殼聚糖面膜
目前,生產甲殼素、殼聚糖纖維的方法大致有交聯法、涂層法、多聚體法、克萊比昂法和濕法紡絲法。所有生產殼聚糖纖維方法的共同缺點是成本太高,如日本等國家的高級醫療用殼聚糖纖維制品,大多按1000美元/kg以上的價格在銷售;國內亮聚糖纖維(脫乙酰度80%-100%)的售價為1000-2300元/kg。
優點:
1)廣譜抑菌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都在99%以上。
2)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親水性、吸附汗臭以及抗靜電的物理性能。當它與皮膚接觸,可保持皮膚的清潔、濕潤,有效地防止靜電,預防皮膚受損。
3)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無免疫原性等生物活性,它與人體皮膚接觸時與皮膚細胞有良好的貼附性,能活性化皮膚的有用菌,增加生殖能力。經研究證明:殼聚糖能使皮膚上的溶菌酶增生達1.5倍,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節人體皮膚微生態平衡。
4)具有止血、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痕的功能。
5)舒緩傷口疼痛的作用:殼聚糖對傷口疼痛有很好地舒緩作用。研究發現:純殼聚糖纖維的舒緩機理是:通過吸收血管舒緩激肽以及稀乙酸在發炎部位釋放出來的質子而起到止痛作用。
缺點:
1)成本壓力不亞于生物纖維;
2)同樣對于有效成分的釋放不是很好。